1. 主页 > 大学

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哥本哈根大学的杰出人物)

一、留学名校推荐 哥本哈根大学简介

留学名校推荐哥本哈根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位于北欧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建校以来500多年的历史,从中世纪的学术先师同教廷、国王的抗辩,到本世纪上半叶两位科学巨匠玻尔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学术争论,构成一部不断探索真理、追求极至、繁荣文化、开拓文明的教育创业史。弥漫在这里浓郁而清新的学术自由空气,使这所古老学府历久常新。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规模最大、最有名望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35,000人,并建立了庞大而雄厚的师资1800人次。哥本哈根大学构建起了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并为丹麦培训了许多神职人员、医生、律师和教师等专业人才。世界大学排名第五十八位。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在建立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经济和科技,以及培训丹麦的神职人员、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初期本属天主教会管辖,至1537年转归丹麦路德会(Danish Lutheran State Church),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培育神职人员。直至德国的大学模式在17世纪引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育系统才产生重大的变革,渐渐建立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课程,以及有关的考试和实习模式;课程越办越多,尤其在医科和法学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学院亦渐具规模。同时,哥本哈根大学的图书馆、教学医院等重要项目,亦陆续兴建,成为丹麦高等教育及科研中心。踏入20世纪,哥本根大学把发展移民向哥本哈根市的北部,在那里成立新的大学医院、新的图书馆、理论物理中心、自然科学中心。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拥有超过3.7万学生和7000多员工,哥本哈根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构,研究和教育在丹麦。的目的,该大学-引述大学规约-是'进行研究,并提供进一步的教育的最高学术水平。

大约有100不同的机构,各部门,各实验室,中心,博物馆等,形成核心的大学,那里的教授,讲师及其他学术工作人员,以及大部分的技术和行政人员,进行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而教学需要的地方。

这些活动发生在各种环境,包括从该植物中的世界,植物园,通过高科技实验室和礼堂,向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和演讲室的frue plads和其他地点。

1月1日到2007年,大学合并与英国皇家兽医和农业大学和丹麦的大学药剂学。两所大学现正学院在哥本哈根大学。

历史的大学

与以上五百二十五年,哥本哈根大学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北部的欧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机构,教育及研究在丹麦,大学经历了无数的变化,通过的千古罪人。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成立于1479年6月1日之后,国王基督教我是批准其成立由西斯四。基于对德国模式,大学构成的四学系: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

治理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情况一样,与所有其他中世纪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罗马天主教会。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大学我们发现在章程1479年不同,十分从今天。该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和国与自己的法律,法院和监狱系统。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来临,改革在1536年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教育在丹麦社会。但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大学要保持学术共和国大致相同的中世纪的模型,到目前为止,迈向未来。因此,直到1771年,该大学失去了它自己的管辖权。只有在第二个20世纪上半叶没有最后的痕迹,什么是所谓的“教授的权力”在六十年代,最后消失。

从就职典礼在1479年至2004年,该大学是由一名校长和一致性。形式的治理已经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通过新的法律和创新。最激进的改变是,对2004/2005年,那里的一致性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理事会。

研究和教育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考虑研究和教学,以两个同样重要的部分大学的活动,今天的教学显然是较重要的两个在中世纪,这也适用于哥本哈根大学。即使重大的科学结果达到了在旧时代,但直到年底,18世纪的研究开始有任何实际影响,作为其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大学。

现代科学

从中世纪的学说,以现代科学

宪章1788年订定的职权范围,该大学的转型,从古典欧洲大学,成为现代化的机构,研究和教育。此外,十九世纪,标志着一个开始,迄今未完成的发展阶段。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1788了教学人员约20人常驻教师及学生约1000年。 1900年,人数增加了约60和大约4000,分别。在21世纪初,哥本哈根大学,其3.7万学生和7000多科学,技术和行政雇员,其100多个教育派发超过许多部门和其他路段的立场,提出了作为丹麦最大的教育机构。

在1997年,大学联系起来,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首都圈和在斯堪尼亚,瑞典,形成大学的厄勒海峡,其目的是向这些机构提供了一个框架,为日益一体化的合作研究和教育。

在2007年,哥本哈根大学来包括两个新学院: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院药学科学。新的学系是因合并与英国皇家兽医和农业大学和丹麦的大学药剂学。医学院的生命科学和医学院药学科学会联同卫生科学系和学院的科学,弥补其中一个最大的健康和生命科学中心在北欧国家。

学校设施

地质博物馆在1801年英国和丹麦的交战中,英国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城。哥本哈根大学的很多古老建筑在这次战役中被毁。1836年,新的大学主楼落成。

哥本哈根大学的很多附属机构,包括图书馆、动物学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植物园和温室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六大学院之一的技术学院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进入20世纪,哥本哈根大学把发展移民向哥本哈根市的北部,在那里成立新的大学医院、新的图书馆、理论物理中心、自然科学中心。哥本哈根大学的师生均明白,丹麦的经济发展全系于国家的学术及科技水平,所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永远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学校声誉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师生均明白,丹麦的经济发展全系于国家的学术及科技水平,所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永远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管理机构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是校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教师、技工和管理人员、学生三部分组成。大学的主要经费来自国家的直接拨款。1999年的年度预算是24.19亿丹麦克郎,其中有大约4亿克郎的资助来自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国际组织以及私人基金和公司。

校史沿革

哥本哈根大学成立于1479年6月1日之后,国王基督教批准其成立由西斯四。基于对德国模式,大学构成的四学系: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

和欧洲其他国家早期的大学一样,哥本哈根大学最初也是由天主教会创建,以培养教士、传播基督教思想为职责。早期的哥本哈根大学的专业设置除神学外,还包括法学、医学和哲学。1573年马丁·路德新教改革之后,哥本哈根大学得以重建,并从天主教大学转变为新教大学。在1675至1788年之间,哥本哈根大学引进了学位考试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应用于神学院,之后向其他学院推广。截至1788年,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参加学位考试来获取学位证书。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初期隶属天主教会管辖,到1537年转归丹麦路德会(Danish LutheranState Church),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培育神职人员。直至德国的大学模式在17世纪引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育系统才产生重大的变革,渐渐设立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课程,以及相关的考试和实习模式;课程越来越多,尤其在医科和法学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学院渐具规模。哥本哈根大学的图书馆、教学医院等重要项目,也陆续兴建起来,成为丹麦高等教育及科研的中心。

直至德国的大学模式在17世纪引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育系统才产生重大的变革,渐渐设立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课程,以及相关的考试和实习模式;课程越来越多,尤其在医科和法学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学院渐具规模。哥本哈根大学的图书馆、教学医院等重要项目,也陆续兴建起来,成为丹麦高等教育及科研的中心。哥本哈根大学位于北欧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建校以来500多年的历史,从中世纪的学术先师同教廷、国王的抗辩,到20世纪上半叶两位科学巨匠玻尔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学术争论,构成一部不断探索真理、追求极至、繁荣文化、开拓文明的教育创业史。

1842年和1850年之间,哥本哈根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原来的医学院和外科医学研究所合并为保健科学学院。1848年,法学院内也进行了调整,将新兴的政治学科归入法学院。1850年,数学和自然科学专业从哲学院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院。

1877年,哥本哈根大学录取了第一位女学生。1960年至1980年间是哥本哈根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期间,学生人数从6000增至26000,教职员工人数也相应大规模增加。此外,这一时期内还兴建了新的动物学博物馆,以及以物理学家奥斯特和克罗赫命名的研究所。学校还在阿玛格岛上建立了新的校区。

哥本哈根大学于1970年颁布校规,规定对大学施行民主化管理。1973年,这一规定得到修正,并很快被丹麦的所有高等教育机构所采纳。1990年至1993年期间的改革使得大学开设的所有专业都有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

1993年,法学专业脱离社会科学学院而成立独立的法学院。1994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环境科学、南北关系和生物工艺学等新专业,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以适应其长期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开始至今,哥本哈根大学又陆续建造了一些新的建筑,包括人文科学学院大楼和生物工艺学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

教师分为: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大约有 3,000人。1999年在校学生人数34,260。哥本哈根大学设有100个系和6个中心,开设共100个学科的教学。神学院有一个学科,社会科学学院有7个学科,健康学院有5个学科,人文科学学院有72个学科,自然科学学院有15个学科。各个学科还可划分为不同的专业(如化学学科下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蛋白质化学、海洋化学、光谱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等专业)。另外,哥本哈根大学还有许多博物馆(园),如动物学博物馆、植物园、地质学博物馆、医学博物馆等。

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最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也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哥本哈根大学构建起了斯堪地纳维亚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并为丹麦培训了许多神职人员、医生、律师和教师等专业人才。

学制学费

哥大的学制为本科三年,毕业可获学士学位。继续攻读二年可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一般需三年完成。但医学、牙科和技术学位有所区别。基本教学语言为丹麦语,但哥大也提供相当数量的英语课程。哥本哈根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是校务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教师、技工和管理人员、学生三部分组成。大学的主要经费来自国家的直接拨款。其图书馆典藏量为1,400,000。

第一级学位称学位应试资格,学习年限一般4~6年;高级学位为研究生学位,要求取得学位应试资格后再读3年。还设有普通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学制2年;大学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学习7~8年。国家提供所有经费,并免收学费。教学用语为丹麦语。

学习费用:

经济 6000欧元一年,国际健康 85,000克朗

研究和教育

考虑研究和教学,以两个同样重要的部分大学的活动,当今的教学显然是较重要的两个在中世纪,这也适用于哥本哈根大学。即使重大的科学结果达到了在旧时代,但直到年底, 18世纪的研究开始有任何实际影响,作为其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大学。

从中世纪的学说,以现代科学

丹麦宪章1788年订定的职权范围,该大学的转型,从古典欧洲大学,成为现代化的机构,研究和教育。此外,十九世纪,标志着一个开始,迄今未完成的发展阶段。

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1788了教学人员约20人常驻教师及学生约1000年。 1900年,人数增加了约60和大约4000,分别。在21世纪初,哥本哈根大学,其3.7万学生和7000多科学,技术和行政雇员,其100多个教育派发超过许多部门和其他路段的立场,提出了作为丹麦最大的教育机构。

在1997年,大学联系起来,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首都圈和在斯堪尼亚,瑞典,形成大学的厄勒海峡,其目的是向这些机构提供了一个框架,为日益一体化的合作研究和教育。

拥有超过3.7万学生和7000多员工,哥本哈根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构,研究和教育在丹麦。的目的,该大学-引述大学规约-是’进行研究,并提供进一步的教育的最高学术水平。

大约有100不同的机构,各部门,各实验室,中心,博物馆等,形成核心的大学,那里的教授,讲师及其他学术工作人员,以及大部分的技术和行政人员,进行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而教学需要的地方。

这些活动发生在各种环境,包括从该植物中的世界,植物园,通过高科技实验室和礼堂,向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和演讲室的frue plads和其他地点。

到2007年,大学合并与英国皇家兽医和农业大学和丹麦的大学药剂学。两所大学现正学院在哥本哈根大学。

招生条件

1.本科相关专业毕业公证

2.学士学位公证

3.大学成绩公证

4.语言成绩(雅思6.0以上,托福580)

5.个人简历

6.申请信

7.推荐信

评价

治理的情况一样,与所有其他中世纪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罗马天主教会。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章程1479年不同,十分从今天。该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和国与自己的法律,法院和监狱系统。

改革在1536年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教育在丹麦社会。但是,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大学要保持学术共和国大致相同的中世纪的模型,到目前为止,迈向未来。因此,直到1771年,该大学失去了它自己的管辖权。只有在第二个20世纪上半叶没有最后的痕迹,什么是所谓的“教授的权力”在六十年代,最后消失。

从就职典礼在1479年至2004年,该大学是由一名校长和一致性。形式的治理已经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通过新的法律和创新。最激进的改变是,对2004/2005年,那里的一致性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理事会。

以上就是我为您带来的留学名校哥本哈根大学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哥本哈根大学的杰出人物

丹麦人口仅500多万,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美国的百分之二、中国的千分之五,而她在各领域或培养或吸引的杰出人物却是灿若繁星,这其中哥本哈根大学厥功至伟:

第谷·布拉赫,天文学家,开普勒导师;

瓦尔明,植物学家,现代生态学的奠基者;

奥勒·罗默,天文学家,最早的光速测定者;

克达尔,丹麦分析化学家,提出凯氏定氮法;

克努曾,海洋学家,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主席;

卡斯帕尔·韦塞尔,数学家,发现复数的几何意义;

本·罗伊·莫特森,核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奖;

秦仁昌,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尼古拉斯·斯坦诺,地质学与地层学之父,解剖学家;

本特·斯特龙根,天文学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化学家,1997年获诺贝尔奖;

拉斯姆森·巴托林,地质学家兼医师,发现光的双折射;

冼鼎昌,理论物理学家及同步辐射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瑟伦·索伦森(Søren Sørensen),化学家,1909年在嘉士伯实验室提出pH;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监、复旦大学校长;

乌夫·哈格若夫(Uffe Valentin Haagerup),数学家,前 Acta Mathematica主编;

巴克(Per Bak),理论物理学家,与汤超等人利用沙堆模型阐述自组织临界理论;

希尔德‧李维(Hilde Levi),物理学家,率先应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和放射自显影术;

英奇·雷曼,地震学家,发现地球地核内核,1971年获美国地学最高奖威廉·鲍威奖;

博赫纳,奥匈帝国-美国数学家,提出博赫纳定理、波赫纳一辛钦定理,程民德导师;

阿格·玻尔,核物理学家,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主任,1975年获诺贝尔奖;

乔治·伽莫夫,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物学家,与乔治·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大爆炸”理论;

乔治·德海韦西,化学家,1922年发现铪(其拉丁文意即“哥本哈根”),1943年获诺贝尔奖;

彼得·卢德维格·梅德尔·西罗(Peter Ludwig Mejdell Sylow),数学家,提出并证明了西罗定理;

仁科芳雄,核物理学家,日本原子物理学之父,著名“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谱系”的源头;

托马斯·芬克(Thomas Fincke),数学家,首创三角函数中的secant(正割)及tangent(正切);

奥斯卡·克莱因(Oskar Benjamin Klein),物理学家,提出卡鲁扎-克莱因理论、克莱因-戈尔登方程;

伊戈尔·诺维科夫(Igor Dmitriyevich Novikov),天体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提出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

威海姆·约翰逊(Wilhelm Johannsen),遗传学家、植物学家,“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提出者;

I.马德森(Ib Madsen),数学家,原 Acta Mathematica主编,1992年获洪堡奖,2011年获奥斯特洛斯基奖;

约翰·艾弗里(John Scales Avery),量子化学家,其所在的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于1995年获诺贝尔奖;

霍尔格·贝克·尼尔森(Holger Bech Nielsen),物理学家,他与李奥纳特·苏士侃、南部阳一郎一起,被视为超弦理论的三位先驱;

卡尔·冯·魏茨泽克(Carl Friedrich Freiherr von Weizsäcker),物理学家、哲学家,里夏德·冯·魏茨泽克之兄,1957年获普朗克奖章;

克里斯托弗·汉斯廷(Christopher Hansteen),挪威地球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奥斯特学生,最早绘制地球磁场地图,曾收养阿贝尔;

拉斯·哈尔斯格(Lars Hesselholt),数学家,美国数学学会会士,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JAMS)编委会成员;

汉斯·谢尔勒鲁普(Hans Carl Frederik Christian February Schjellerup),天文学家,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台长,曾为大北电报公司起草中文电码;

哈那德·玻尔,数学家、足球运动员,主要研究数学分析,和奥托·诺伊格鲍尔、理查·科朗特一起创办全球最大数学数据库 zbMATH(Zentralblatt MATH),1908年获奥运银牌;

汉斯·克里斯钦·奥斯特,物理学家、化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安徒生的忘年交,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首先分离出铝、首先详细阐述“思想实验”,1829年创立丹麦技术大学;

约翰·惠勒,物理学家,1942年与玻尔共同阐述核裂变机制,参与曼哈顿计划,提出“黑洞”、“虫洞”等概念,他也是提出多世界诠释的休·艾弗雷特三世和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导师,1997年获沃尔夫奖;

朱利叶斯·佩特森,数学家,研究领域涉及代数、分析学、密码学、几何学、力学、数理经济学和数论,以其在图论上的贡献而闻名于世,提出佩特森图(彼得森图),在丹麦被誉为“科学界的安徒生”;

尼尔斯·玻尔,物理学家,他创立的哥本哈根学派吸引了沃纳·海森堡、马克斯·玻恩、沃尔夫冈·泡利、保罗·狄拉克、朗道、莉泽·迈特纳、约尔当、亨德里克·克喇莫斯、吉安·卡罗·威克、弗拉基米尔·福克(Vladimir Fock,前苏联)、罗森菲尔德(Léon Rosenfeld,比利时)、普拉契克(George Placzek,捷克)、莫勒(Christian Møller,丹麦)、威尔逊(Alan Herries Wilson,英国)等人,1922年获诺贝尔奖;陆再英,心血管内科专家;

革兰,医师及细菌学家,发明革兰氏染色;

尼尔斯·杰尼,免疫学家,1984年获诺贝尔奖;

约翰尼斯·菲比格,病理学家,1926年获诺贝尔奖;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医师与科学家,1903年获诺贝尔奖;

亨利克·达姆,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奖;

奥古斯特·克罗,药学家,诺和诺德创始人,1920年获诺贝尔奖;

阿尔伯特·杰德(Albert Gjedde),神经科学家和药理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

彼得·帕纳(Peter Ludvig Panum),生理学家和病理学家,最早发现细菌内毒素;

冯·马格纳斯(Preben von Magnus),病毒学家,冯·马格纳斯现象以其名字命名;

海塞(Lasse Hessel),医生兼发明家,发明女用避孕套,2000年获英国女王企业奖;

保罗·阿斯楚普(Poul Bjørndahl Astrup),临床化学家,发明血气分析仪,提出碱剩余;

科里斯坦·汉森(Christian D.A. Hansen),药学家,全球最大益生菌供应商科汉森创始人;

比约恩·易卜生(Bjørn Aage Ibsen),麻醉学家,创立重症医学,建立世界上首个ICU病房;

卡尔·兰格(Carl Lange),医师、生理学家及精神病学家,与威廉·詹姆斯共同提出情绪理论;

沃雷·沃尔姆(Ole Worm),医生及古物研究家,Wormian bones(颅骨缝间骨)以其名字命名;

克里斯蒂安·玻尔(Christian Bohr),生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哈那德·玻尔之父,发现波尔效应;

舒曼(Holger Werfel Scheuermann),医生,Scheuermann's disease(青年性驼背)以其名字命名;

埃里克·雅各布森(Erik Jacobsen),药学家,和 Jens Hald、Keneth Ferguson等人发现双硫仑样反应;

保罗·克亚尔(Poul Kjer),眼科学家,Kjer's optic neuropathy(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以其名字命名;

小卡斯珀·巴托林(Caspar Bartholin the Younger),解剖学家,托马斯·巴托林之子,巴氏腺以其名字命名;

老卡斯珀·巴托林,解剖学家、医学家和神学家,最早描述了嗅神经的机理,其著作《人体解剖学》长期以来是解剖学的通用教科书;

托马斯·巴托林,解剖学家、内科医生,率先发现人体淋巴系统,率先提出冷冻麻醉的科学理论,率先记载人体自燃现象,率先描述13三体综合征;何莫邪,汉语言学家;

藤枝晃,日本敦煌学学者;

勃兰兑斯,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丹·扎哈维(Dan Zahavi),现象学家;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作家暨诗人;

拉斯克,语言学家,比较语言学奠基人;

亨利克·诺德布兰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约翰内斯·威廉·扬森,作家,1944年获诺贝尔奖;

卡尔·耶勒鲁普,诗人兼小说家,1917年获诺贝尔奖;

裴特生(Holger Pedersen),语言学家、历史语言学学者;

叶斯柏森,语言学家,英语语法权威,国际语音协会创始人之一;

亚当·戈特洛布·奥伦施拉格,诗人、剧作家,被誉为“北欧诗歌之王”;

李来福(Leif Littrup),历史学家,研究史学史、中国历史和比较史学;

赫杰特·拉什穆森(Hjalte Rasmussen),法学家,推动欧共体司法改革;

易家乐(Søren Egerod),方言学家,师从汉语言学泰斗高本汉和赵元任;

阿尔夫·罗斯(Alf Niels Christian Ross),法学家,斯堪的纳维亚法学派代表人物;

柏思德(Kjeld Erik Brodsgaard),中国学专家,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约翰·尼古拉·马兹维(Johan Nicolai Madvig),古典学学者,嘉士伯基金会首任主席;

格伦特维(葛龙维)(N.F.S. Grundtvig),思想家和教育家,“丹麦的孔子”,对丹麦社会影响深远;

霍尔堡(路维·郝尔拜),作家、散文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霍尔堡国际纪念奖(郝尔拜奖)以其名字命名;

尼尔斯·泰格森(Niels Christoffer Thygesen),经济学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发展与评审委员会主席,欧元主要设计者之一;

陶木生(Vilhelm Ludwig Peter Thomsen),语言学家、突厥学学者,叶斯柏森导师,土耳其国家图书馆所在的大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约翰·卢兹维·海贝尔(Johan Ludvig Heiberg),古典学及数学史学者,发现失落的“阿基米德羊皮书”,与希思(Thomas Little Heath)译注《几何原本》;

尼尔斯·莱切(Niels Peter Lemche),宗教学学者,与Thomas L. Thompson等人倡导圣经极简主义(Biblical Minimalism),逐渐形成神学界的哥本哈根学派;

奥利·维夫,国际关系学者,他和巴里布赞、莫顿·凯尔斯特拉普( Morten Kelstrup)等人创立的哥本哈根学派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安全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派之一;

叶尔姆斯列夫,语言学家,他与布龙达尔、尤尔达尔(H. J. Uldall)一起,创建了结构语言学三大学派之一的哥本哈根学派,韩礼德、哈里斯、乔姆斯基等人亦受其影响;

索伦·克尔凯郭尔,哲学家、作家、诗人,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心理学先驱,让-保罗·萨特、卡尔·罗杰斯、卡夫卡、易卜生、威斯坦·休·奥登、鲁迅、伍迪·艾伦等人深受其影响;韩征和,国内高温超导应用领域领军人;

彼得·诺尔,计算机科学家,2005年获图灵奖;

查尔斯·西蒙尼,软件开发专家,1966年获邀前往哥本哈根大学;

尼尔斯·莫林(Niels Morling),法医,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主席;

艾拉普(Ove Arup),英籍丹麦裔结构工程师,跨国公司奥雅纳创始人;

拉希(Georg Rasch),心理统计学家,提出Rasch模型为IRT理论奠基;

彼得·达尔高(Peter Dalgaard),生物统计学家,R语言核心开发小组成员;

尼尔·琼斯(Neil D. Jones),计算机科学家,ACM Fellow,欧洲科学院院士;

阿恩·阿斯楚普(Arne Astrup),肥胖研究专家,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主席;

米克尔·图路普(Mikkel Thorup),计算机科学家,Journal of the ACM(JACM)编委;

佩尔·平斯特拉普-安德逊(Per Pinstrup-Andersen),食品经济学家,2001年获世界粮食奖;

尤金·波尔齐克(Eugene Polzik),实验物理学家,与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共同研发量子计算机;

梭伦.约翰逊(Søren Johansen),计量经济学家,其学术思想与克莱夫·格兰杰互相交流和影响;

彼得·霍伊(Peter Høj),生物化学工程师,昆士兰大学校长,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CEO,CSIRO委员;

斯蒂恩·拉斯穆森(Steen Rasmussen),人工生命和复杂系统科学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圣菲研究所研究教授;

皮亚特·海恩(Piet Hein),发明家、数学家、设计师,发明六贯棋、索玛立方块等多种游戏,擅长用超椭圆曲线进行设计工作;

科琳娜·科茨(Corinna Cortes),计算机科学家,谷歌纽约负责人,提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的通用算法;

马德斯·托夫特(Mads Tofte),计算机科学家,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校长,与导师罗宾·米尔纳提出SML(Standard Meta-language);

安德斯·克罗格(Anders Krogh),生物信息学家,率先将隐马尔可夫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引入生物信息学领域,《生物序列分析》作者之一;

托瓦尔·蒂勒(Thorvald Nicolai Thiele),数学家、精算师和天文学家,在统计学、插值、三体问题等多个方面均颇有建树,首先将定量化引入金融数学,首先用数学方法描述布朗运动;格莱·贝,演员、歌手;

裴德盛,丹麦驻华大使;

本杰明·克里斯滕森,早期惊悚片大师;

康妮·赫泽高,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

波尔·尼鲁普·拉斯穆森,欧洲社会党主席;

赫勒·托宁·施密特,丹麦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莫根斯·吕克托夫特,联合国大会第70届会议主席;

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画家、雕塑家、诗人;

保罗·施吕特,政治家,1994年任欧洲议会副议长;

贝蒂·俄林,政治家和经济学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

哈夫丹·马勒(Halfdan T. Mahler),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摩丹·弗罗斯特,羽毛球运动员、教练,羽坛老“四大天王”之一;

维格迪丝·芬博阿多蒂尔,世界上第一位民选产生的女性国家元首;

斯汀·宝仕(Stine Bosse),北欧联合银行董事,Tryg保险公司CEO;

杨焕明,华大基因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史蒂夫·斯库利(Steve Scully),美国C-SPAN监制,白宫记者协会会长;

艾斯吉尔德·埃布森,赛艇运动员,获3枚奥运金牌和6枚世界锦标赛金牌;

玛格丽特二世,丹麦历史上第二位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远房表妹;

保罗·哈特林,政治家,其领导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1981年获诺贝尔奖;

克劳斯·迈尔(Claus Meyer),企业家、厨艺大师和社会活动家,“全球最佳餐厅”Noma联合创始人;

麦德斯·欧丽森(MadsØvlisen),诺和诺德CEO、诺维信董事长、乐高集团董事,联合国全球盟约企业家代表;

简·雷学利(Jan Leschly),马士基集团、美国运通公司董事,职业网球运动员(1967年世界前十),国际网球名人堂主席;

拉斯·米科尔森,著名演员麦德斯·米科尔森之兄,参演国际知名的《谋杀第一季》、《权利的堡垒》,客串《神探夏洛克》、《纸牌屋》等剧;除上述已提及的诺贝尔奖得主外,其他曾在哥本哈根大学进行教学或研究工作的得主有:

施里弗,物理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奖;

威尔金森,化学家,1973年获诺贝尔奖;

温伯格,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汉斯·贝特,物理学家,1967年获诺贝尔奖;

保罗·伯格,生物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奖;

沃尔特·科恩,化学家,1998年获诺贝尔奖;

格拉肖,理论物理学家,1979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沃森,生物学家,1953年获诺贝尔奖;

安德烈·海姆,物理学家,2010年获诺贝尔奖;

詹姆斯·弗兰克,物理学家,1925年获诺贝尔奖;

爱德华·路易斯,遗传学家,1995年获诺贝尔奖;

莱纳斯·卡尔·鲍林,化学家,1954年获诺贝尔奖;

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物理学家,1977年获诺贝尔奖;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生物物理学家,1969年获诺贝尔奖;

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生物化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奖;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宇宙化学家、物理学家,1934年获诺贝尔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1983年获诺贝尔奖;

。。。。。。。。。。。。

哥本哈根大学孕育了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存在主义哲学先驱克尔凯郭尔;她培养了第一个发现超新星的人和第一个测定光速的天文学家;这里有电磁理论的先驱,也有量子理论的创始人;她科学地阐述了人脑的结构和肌肉的肌理,寻找到了地球和生命最久远的证据。

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世界排名

哥本哈根大学世界排名第82名。

1、哥本哈根大学建于1479年,是丹麦王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大学下属6个学院,开设的专业门类丰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等是其优势专业。大学一直致力于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和研究,培养了诸多领域的杰出人物,包括39位诺贝尔奖得主。

2、哥本哈根大学下属6个学院,包括36个部门以及200多个研究中心,综合排名跻身世界一流。哥本哈根大学科研经费为全欧第4,仅次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哥本哈根大学的专业主要有:

1、计算机艺术传媒、复杂适应系统、计算机科学、毒物学、海洋学、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社会科学和人权、传媒学、会计学、经济学、环境管理与经济、金融学、工业管理、智力资本管理、国际商业与贸易、物流与运输管理专业等。

2、在生物信息学的理学硕士课程中,生物信息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将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序列分析、蛋白质和RNA结构分析、基因组学、系统遗传学、高通量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方法等。专攻计算生物学或计算机科学领域。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