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留学

加拿大白人歧视华人(加拿大是否有种族歧视)

一、加拿大以前歧视华人吗

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加拿大温哥华市市议会在位于唐人街的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特别会议,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代表市府就该市歧视华人的历史向华人社区正式道歉。

这句迟到了逾百年的道歉,让温哥华华人湿了眼眶。

△图为罗品信(中)与温哥华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右)、余宏荣分别用英语和中文广府方言、四邑方言宣读道歉内容。(图自视觉中国)

用中国方言道歉

考虑到作为道歉对象的早期在温哥华谋生却受到不公待遇的华人先侨多来自广东台山一带,在罗品信用英语宣读道歉内容的同时,原华裔市议员叶吴美琪、余宏荣分别用广府方言和四邑方言宣读道歉内容的中文版本。

温哥华市长罗品信说:“我非常支持市议会这一系列行动,并对曾经在温哥华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对华人的歧视行为表示歉意,这些歧视行为对许多人产生了悲剧性影响,且某些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歧视行为)应当受到谴责。”

海内外广大华人华侨,共同见证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刻。温哥华华社的老中青三代代表人士在仪式中发言,对当局的道歉作出回应。多位市议员发言,赞扬华人的贡献,感怀华人先侨遭遇的艰辛磨难。有华人与会者和市议员感慨落泪。

△图为现场屏幕显示道歉内容的英文文本。

△图为温哥华市议员雷健华(右一)发言时一度哽咽,同场市议员亦有人感慨落泪。

清末大量华工远赴加拿大修铁路

近年来,多国纷纷对曾经的排华行为道歉,人们在探究其背后原因的同时,也揭开了一部长达百年的华工辛酸血泪史。

加拿大华工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末年间。

19世纪后期,当时的中国战争不断,国力衰微。偶然间,一则“加拿大招募工人修建铁路”的消息,传遍了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大街小巷。由于收入高于国内,大量平民变卖土地,筹措赴加拿大的路费。

为了抵达加拿大,这些华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据《不列颠殖民者》记载,1860年,有一艘从香港出发赴该地运送华工的船只,离岸时船上搭载的人数为280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航程后,仅68人抵达加拿大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尽管航程如此艰难,依然有大量华工前仆后继,他们的努力成就了加拿大版图的完整。

△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1909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图自视觉中国)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加拿大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

但是,1885年铁路竣工后,加政府非但没有让任何华工参加敲入“最后一颗道钉”的庆祝仪式,反而揭开了排挤华人的序幕。

△著名的图片“最后一颗道钉”,现场不允许华工参加。

加拿大排华史:不受欢迎的“勤劳者”

1885年,针对华人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法律《华人入境条例》出台,该法案要求华人入境时额外缴纳“人头税”。此后,随着法案的不断修订,“人头税”的数额成倍上涨,最高峰为1903年的500加元,相当于一名华工在加拿大工作2年的薪水。在“人头税”法实行期间,加拿大共向8万多名华人征得约2300万加元的“人头税”,数额堪比兴建整座太平洋铁路的费用。

△华人缴纳完“人头税”后获得的移民证。(图自中新社)

1923年,加拿大变本加厉,以排华法取代了“人头税”,自此华工和他们的家属被隔绝在加拿大版图之外,即使拥有英国国籍的华人,也不例外。那些曾经参与筑路的华工,彻底沦为不受欢迎的“勤劳者”。

而温哥华在1886年4月6日正式立市开始,便出现了反华排华活动。

1886年至1947年间,温哥华实施多项涉嫌歧视华人的政策,例如:剥夺华人的投票权及公民权利、限制华人移民、限制华人在若干领域的谋生机会,在房屋及公共场所实施针对华人的隔离政策等。

在近代史上,加拿大一向以温和的态度示人,为何会出现如此规模的排华浪潮?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他们认为华人一心挣钱,是“没有开化”的民族;二是华人劳工的到来,削减了白人工作机会,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两个要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多项排华法案的通过。

清廷官员交涉可叹弱国无外交

自古以来,国与国的较量遵从“丛林法则”,国家实力才是撑起一个民族尊严的底气。清朝末年,国家积贫积弱,华人在海外的境遇充满了辛酸。

面对加拿大的排华浪潮,清朝官员也曾奔走交涉,加拿大当地也成立了应对反华活动的民间组织。华人群体大声疾呼,尽管声音很微弱。

1876年,清朝官员郭嵩焘出使英国,希望英国政府出面改善华侨在加拿大的境遇,彼时加拿大仍为英属殖民地。随后,不少清朝外交官纷纷提出交涉,但在加拿大排华情绪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交涉并没有取得成效。

1896年,清廷要员李鸿章访问北美,此行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侨民与所在国政府协商,改善华侨待遇”。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李鸿章道,“加拿大拟增加华人入境税,此举并不合理。中国人应在中英条约下同享平等地位。”

△李鸿章访问美国(《哈珀斯周刊》插画/视觉中国)

然而“弱国无外交,国弱则民贱”,清廷要员李鸿章的这次出访,虽然得到了加国官方的接待,却丝毫未妨碍加国政府进一步推行限制中国移民的措施。

此时,放眼世界各国,“排华”情绪愈演愈烈。与加拿大联系密切的美国,不仅出台了《排华法案》,还向华工征收高额“执照税”,并对华工被杀害事件置之不理。面对悬殊的国力差距,外交官的奔劳、华人社团的求助,均湮没在排华浪潮中。

△加拿大华人手持其父1918年缴纳完“人头税”后获得的移民书证。

华侨华人用艰辛打拼洗刷屈辱

从19世纪到21世纪,中国人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洗刷过去的屈辱。一代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勤劳致富、积极融入,逐渐赢得了主流社会的尊重。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国力日渐强大,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在很多领域,由原来的“追随者”逐渐转换为“引领者”。正是这种客观角色的变化,国际社会才从排华走向反思。

△2006年,加拿大总理哈珀就“人头税”政策向华人道歉。

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曾代表加拿大联邦政府,就“人头税”政策向华人道歉,并承诺向受害者支付每人2万加元的赔偿金,由此拉开了加拿大三级政府“反思排华政策”的帷幕。

在温哥华之前,加拿大联邦、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西敏市都曾为不光荣的排华历史向华人道歉。此次温哥华的“道歉之路”从提议到落实,走了近4年之久。

2014年5月,温哥华市议员雷健华提出研究温市过往歧视华人政策的动议,在市议会上得到一致通过。2016和2017年,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和本埠华裔、非华裔社区领袖咨询小组进行了多次磋商,以讨论如何就历史上排华政策道歉。

直到2017年11月,温哥华市议会才通过了关于歧视华人历史的道歉报告。报告提出,温哥华市政府应就过往歧视史向华裔社区作出正式道歉,支持温哥华唐人街申请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等12项建议。

世界各国以道歉的形式反思昔日“排华史”,而华人则用铭记的方式正视早期移民“屈辱史”。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各地,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美国华人博物馆等华侨华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已有近50家。

旧时代屈辱的历史褪色淡去,被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新大国形象代替;但历史的回音,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叩响当今华人的心门:无论何时何地,努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话语权,依然是全体华人奋斗的目标。

内容来自网易新闻

二、加拿大是否有种族歧视

在很多国家都有种族歧视,最主要的就是美国比较典型了,美国大部分是以白人为主,对于黑人的歧视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有的时候,这种歧视都已经到了让人发狂的地步。然而对于加拿大来说,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为基本的国家,对于他们的种族歧视当然也会存在。

但加拿大的政府公开倡导的是各族裔保持自己文化特色,所以对于明面上的那种种族歧视并没有大部分只是一种软歧视。所谓的软歧视,如著名的玻璃天花板现象,还有就是这里的中小学大部分年级打分是比较主观的,求职面试也是一样,所以这就被称之为软歧视。

不过在加拿大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其实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总体上来说加拿大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国家,对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也是比较友好的。虽然对于一些极端的原理和行为也会存在,但是要比美国好很多。其实对于加拿大的这种种族歧视是更好的来说是政治不正确。

其实在历史上加拿大政府也曾经推行种族歧视政策,比如把原居民的家庭拆散孩子送进寄宿学校,改掉野蛮的习惯,造成文化断绝和大批孩子营养不良死亡,这对于这种政策持续了上百年。当初对于华裔也推出过臭名昭著的人头税,甚至还不允许华裔女性入境。

对于这些事情都是出现在之前,一直等到二战之后,特别是现如今的21世纪,加拿大政府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而且对于之前的事情,联邦政府为此也公开向华意进行道歉。所以对于现在的加拿大来说,种族歧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轻的,和美国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一般情况下也在大家的接受范围之内。

三、加拿大有种族歧视吗

加拿大是立法禁止种族歧视的,而且对犯法者处罚十分严厉。

将近一年以来,在我的周围确实没有感觉到任何可以称得上种族歧视的事情。国内的网友试想一下,某一天你在北京乘坐地铁,旁边挤着一位衣着脏乱,浑身怪味,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的人,你是不是会很讨厌他,你会在意他是不是地道北京人?你会在意他的口音够不够标准?如果换成一位你在五酒店里遇到的,普通话说的极烂的港商呢?甚至不会说中国话的印度商人呢?所以,因为肤色和语言产生的歧视是一种原始形式的歧视,在这个世界上目前最普遍的是因财富,教育,修养判别而产生的歧视。这种歧视(如果真的算歧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正常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坛子上看到我这篇文章的网友,你们的朋友圈子里有多少卖菜的,修鞋的?不是绝对没有,大概其差不多吧。这么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歧视别人的思想。

国家是一个变化的地理概念,两千多年前我是齐国,您是鲁国,咱俩还杀个你死我活呢!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年轻的移民国家,美国也是,但太老了,老得使一些人都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条小船漂流过来的了。加拿大总督是华裔,政府官员有华裔,联邦/省/市三级议会都有华人议员,这议员的权利可大了。有人说数量太少了,华人人口比例尚低,如果太多的华人当官党议员,也不算民主吧。

在我的公司里,华人很多,走廊里每走4-5米都难得见不到一个华人面孔(排除日韩人,极少见)。很多经理是华人,印度人,我的经理是克罗地亚人,Team.

Leader是罗马尼亚人,team里一个台湾人,一个中国人(我),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只有两个西欧后裔白人,也只有他们两人讲纯正英语。没关系,只要大家讲话彼此能听懂就行了。我们也互相讲笑话,我还算讲得多的。大家只有分工不同,洋人能表达,能侃,能拉项目拉经费,华人的技术那可真不是吹的,论骗程我一个顶他三四个不成问题。

这是加拿大,我身边的事情,至于美国的情况,我没有在那边长时间工作和生活过,没有发言权。从美国移民过来的朋友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

从欧洲,如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甚至日本,移民来加拿大的中国人太多了,倒是都说原来的国家排外,不如加拿大好。可是如果找不到工作,那就哪里也不如中国好了。

加拿大不是天堂,但比很多世界其它地方更靠近天堂。它以前是别人奋斗创造的,现在我加入进来,共同把它建造得更美好。我没有拿政府一分钱救济,我购买商品花的是我的劳动所得,我有技术,我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我的收入高于本地平均收入,我给政府纳更多的税。

这里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因为我站在他们面前,他们知道给他们开工资的人来了。

确实,如果你想暴富,想过比周围人高一大截的生活,想在人们羡慕的眼光中得到满足,还是中国更适合你。你的生活的相对质量挺高,但绝对质量就未必。我们生活是为让别人看,还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