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名句(耶鲁大学公开课)
一、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谢利卡根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又一次吸引了我的注意。拿起这本书是需要勇气的,还不是点把点,翻开他,我就开始了和自己的战斗,思想的内斗,完全的博弈。。。。。。
一、思考死亡
在作者谢利卡根的理论中,他要试着让读者相信,没有什么灵魂,永生不会是一件好事,畏惧死亡不是对死亡的恰当反映,死亡并非特别神秘,自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既理性又合乎道德……
这些观点,都不是我们常见的,所以他也尝试着,让大家带着这些辩证的思想,进入下面的内容。
二、死之后还有生命吗
按照常人来说,答案肯定是,没有。
哲学的观点来看,回答这个问题,还要知道,我到底是什么?还有死和活到底又是什么?如果把死定义为肉体之死,那么可能问到的问题,我能不能在肉体死亡之后继续存在着。我到底是什么,一种立场叫做二元论认为,我可能是肉体和灵魂,会把两者独立开来,另一种观点叫做物理主义的,会说人只是也只有肉体。在二元论者看来,死亡是心灵——非物质的灵魂——和肉体的永久分离,因为肉体毁掉了。但在物理主义者来看,没有灵魂一说,心灵就是大脑的功能,肉体各项运作能力被破坏后,心灵也就被毁掉了,死亡就是终结。
下面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相信谁?灵魂到底存不存在?
三、证明灵魂的存在
灵魂是无法被观察到的,无论是外感官还是内感官,于是我们就要用其他的办法去证明它。如果我们假设出了一个现象,物理主义者解释不了这一点,而二元论者设定灵魂的存在就能够解释了,那么我们就证明了灵魂的存在。
一个新的问题:一定要由某个肉体之外的东西来控制肉体吗?
二元论者会说,纯粹的物理对象远远没有可能拥有体验和感受性,甚至连可以想象的可能性都没有。但物理主义者会认为,以现在的科学认知还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到底人类或者生物的自由意志从何而来。
超自然的现象中,经常有人从手术台上没下来,死去了,但几分钟或者及时分钟之后又起死回生了,当事人常常提到都有非常惊人的体验。还有类似一些通灵的人,他的灵魂离开了现在的身体,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或来生或往生。或许手术台上的人,并没有死去,通灵之人的伎俩,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所以在灵魂的解释上,至少在现在,二元论的所有论证都无法成立。
坦率的说,看哲学书很累,翻两三页后,就会来回翻好几次,因为内心不断在比较,不断的论证,捋一捋思路,但不得不说,这本书我看的慢,但真的看进去了,引人深思!!
四、笛卡尔的论证
笛卡尔论证从纯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心灵和肉体是不是可以单独存在?假设,确定是一个假设:一天早上,我对着镜子,看到镜子里并没有肉体的我存在,我摸到全身上下,也并没有肉体的感觉。在这个假设的故事中,肉体并不存在,而心灵是真实存在的。
从笛卡尔的论证来看,这两个东西就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不同物体,原因就是你想象出了这样的场景。
是不是听起来有些玄幻,啊,哲学啊!
作者是不赞同这样的想象而来的论证的,他举出了启明星和长庚星的例子。在天空中,一个月里总有几天,你会在一早的天空发现一颗很亮的星星,人们叫它启明星;又会有几天,你会在夜晚来临时发现一颗很亮的星星,人们叫它长庚星。如果按照笛卡尔的说法,这两颗星星一定就是独立存在的不同物体了。而从物理的角度和科学的发现来说,这就是金星的不同表现,这就是同一颗星星。
因此,作者在此论证了,脱离了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心灵没有依据,也无法说明灵魂的单独存在。
五、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
人们之所以没有办法深入认识柏拉图式的理念世界,是因为我们被这个熙来攘往、喧闹异常的世界干扰了。按照苏格拉底的思想,哲学家试图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从肉体带来的干扰中赦免,比如对食物的欲望、对性爱的渴求、对快乐和悲伤的关注,哲学家们为了更专注于理念,而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忽视肉体,把它撇开,尽可能的将自己的心灵和肉体分离开来。因此他相信,当死亡到来,肉体和心灵最终分离时,他的灵魂会飞升到这个神圣之域,而不是被肉体的欲望拽落下来。
所以,作者又从两个辩证的角度来分析,柏拉图要证明灵魂的不朽,没有证据或理论能够足够支撑。
六、个人同一性
作者强调,他的观点是灵魂是不存在的,或者说,那些让我们相信灵魂存在的的理由并不充分。
一块表被修理师拆散了重新组装,你认为它还是以前的那块表吗?孩子搭了一个大型的积木城堡,但是被妈妈撞散了,妈妈又重新按照原图纸进行了复制,你认为它还是以前那个城堡吗?
在作者的心目中,他认为表应该是同一块表,而城堡已经不再是同一个城堡了,我也有同感,你呢?
那么肉体重新组装的话,会有什么影响吗?
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律师盘问一个医生:
问:医生,在你验尸前,你查验过脉搏吗?答:没有
问:那你查验过血压吗?答:没有
问:那你查验过呼吸吗?答:没有
问:所以,你开始验尸时,病人还有可能活着了?答:不可能
问:医生,你凭什么这样肯定?答:因为他的大脑放在我桌上的罐子里
问:即便如此,病人是否还有可能活着?答:是有可能,他可能在哪里活着当律师
段子归段子,但表明了我们都深信身体的关键部分是大脑。移植了别人的大脑,这个肉体还会是原来的肉体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人的同一性就是有同一个人格。
第一次对这样的书籍感兴趣,但真的看的欲罢不能,惊叹作者缜密的逻辑思维,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怪不得他的课程会那么受到欢迎,Respect!
七、两种理论之间的选择
上一章,作者介绍了个人同一性的三个对立理论,这一次他又再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不相信灵魂论,同时,在肉体论和人格论之间,他选择了人格论。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他假设了一个例子:疯狂科学家把一男一女的人格进行了对换,然后问你希望折磨谁?你的人格在别人的身体里,折磨别人的身体,你会感受到疼。而你的身体里是别人的人格,折磨你的身体,疼的是别人。所以,大多数应该选择的是自己的身体,别人的人格吧。哈哈哈,好有趣的例子,我同意这个选项!!!因此作者认为,人格才是最关键的。
这套理论不会试着把人从宗教信仰里拉出来,只是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死亡是人最终的结局,是我的终结,也是人格的终结。
八、死亡的本质
从物理主义的角度出发,死亡究竟是什么?又要探讨的是另外一个话题,我在何时死亡?
一般物理主义者会说,当肉体功能开始损坏并停止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便死亡了。但这一说法还不够完善。在定义死亡时间的时候,到底哪些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到底是肉体停止运作是死亡,还是人格停止运作是死亡,要归结到,你到底接受的是肉体轮还是人格论。根据肉体论,我的肉体存在就足够了,即使它只是一具尸体。又回到了作者上一章论述的观点,关键不是继续存活,而是在存活中你想要得到什么?人格是否还在运作。
所以,如果接受了人格论,死亡的时刻就需要由人格功能而非肉体功能来界定了。
九、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
惊人言论1:我们都知道,我们会死去。但是一些人却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人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没有人能描绘自己的死亡状态,因为大家说这是一个谜,我不知道,也无法想象。很多人不真正相信他们的肉体死去,但是仍然会购买人寿保险,写遗嘱……可能大多数人还是意识到了他们会死去。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实际上都跟托尔斯泰笔下的伊里奇一样,口头承认自己会死去,但某种程度上,却并不当真相信。就像一个有洗手强迫症的人,我们问他,你的手脏吗?他可能会回答,不,当然不脏。然后,他又回到了洗手间,再次洗手。对这一行为的唯一解释,就是他的确相信自己的手脏,尽管事实上他说不脏。
惊人言论2: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人独自做某件事情的意思是,他们做这件事的时候,身边没有别的人。但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人们会在自己的朋友、家人、爱人身边死去,显然这就不是独自死去。也有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即使是在他人身边,但死去这件事还是自己独自在做的事情。有一个更妙的例子来证明,在许多战场上,人们都和其他人一起死去,琼斯正在死去,但并不是独自,史密斯也在死去,就在他的身边。或许又有反驳之声,说死亡并不能作为一个共同事业,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比如病房里或者战场上。诚然,共同死亡远比独自死亡少见得多,然后共同死亡并非不可能,比如自杀契约,他们期望作为群体死去,共同死去,恋人一起殉情等等。
十、死亡的坏处
死亡怎么会有坏处?坏在哪里?或许,死亡不是对死者本身的作用,而是对生者来说有坏处。因为亲人朋友的离世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但是作者并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从根本上看,死亡的坏处在于,当你死了,你不会再经历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死亡对你有坏处,正是因为你没有了你未死之时生命能赋予你的东西。
十一、永生
如果死亡是有坏处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最好的事就是永生?
如果我们经历的那些老化随着年岁增长持续累积,那么你不仅会变的越来越老,也会越来越虚弱和无法自理。你越来越不舒服的同时,衰老带着对你的报复来了,最终让你精神恍惚,痛苦不堪。如果永生是这样的,那么死亡就是一种赐福。
十二、生命的价值
乐观主义者认为,在既定的实际生活中,多活几年总是一件好事。悲观主义者会说,死亡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从不曾来的太早,未来的一段生命总是不值得一过的,虚无比拥有更好。温和派认为,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因生活的痛苦而备受摧残,无力承受,饱受折磨,继续活着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赐福,这种活着是可怕的延迟。
十三、死亡的其他特征
死亡的必然性。你必然会死。我们都必然会死。
死亡的差异性。我们能够活多久,人与人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死亡的不可预测性。你不知道你还能活多少时日。
死亡,无所不在。普遍存在,死亡的风险无处不在。
生而后有死。
十四、面对死亡而活
不要无视死亡,也不要太看重死亡,或许最佳的方式应该是一个中立的立场。你有一些实践和场合可以用来思考死亡,但当你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时,就把思考死亡的事情放下。
恐惧、愤怒、小心谨慎、想对策……归于最后,都是尽量让我们拥有的生命更有价值。生命中有苦难、疾病、死亡、痛苦,而生命中也有我们希望拥有的东西,如果足够幸运,我们就可以得到他们。
十五、自杀
区分理性问题和道德问题。如果在某种情况下,自杀是合理的,再来研究道德的问题。
怎么判断自杀是否合理呢?问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时候,是否有这种时候,死了真的会更好,是否存在这种情况,你的生活已经遭到生不如死的地步。如果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在问第二个问题,你凭什么信赖自己的判断,相信现在就到了死了反而更好的时刻?而根据这一判断采取行动为什么会是合理的?或许得了非常严重的病,痛不欲生,有两种选择,手术或者不手术,但哪种决定是值得信赖的呢?这个例子跟自杀很类似,自杀还是不自杀,哪种方式能够终结痛苦,哪种决定是值得信赖的呢?
如果我们遇到有人自杀,应当怎么做?笔者的建议,你有充分的理由问问自己,确定这个人符合同意原则的所有限制条件吗?如果我们认定,他们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同时有充分的理由,对情况进行了足够的了解,才心甘情愿的做出了这种决定,那么自杀很可能是正当的,我们也不应加以阻拦。
十六、结语
当我们想到死亡时,不应当将其视为艰深奥秘,难以面对,可怕至极。恰恰相反,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至少曾经活过,这何其幸运,或许就能抵消这种悲伤情绪。
通过这本书,我邀请你思索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此外,我邀请你在面对死亡时能无所畏惧,不存幻想。——全书完!
二、关于耶鲁大学死亡公开课读后感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之前做过关于死亡教育的一些研究,之后就会经常看见关于这个话题的很多内容,说来也奇怪,但也让我对这个话题越来越感 兴趣。
在哲学方面的关于人的定义,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看起来简单由各个功能区组合而成,但深入去剖析,又很难很清晰的给出一个定义,说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相互作用,或者说人就是各个器官的构成的。两个都对,二元论的观点更突出了人脑构造复杂,对记忆,人格,感受的解读有限,归纳为灵魂,这也是西方在仍然支持的说法。物理主义就更务实,从人的解刨学方面来说,人的确都是各个细胞,机体,神经等相连接,组合成各个功能区,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我的观点把人分为了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精神方面是我对人脑的钦佩,小小的神经元,神经触角,各个脑区,额叶等等带来了人的感受、记忆、思考,以及人格。人格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现在大多都去吧人格做分类。外向型、内向型、理智型、独立型、活泼型等等各种类型,但人这个复杂的东西怎么可能怎么几个分类就囊括,就解读完了。人格在人身上的提现异常复杂,这个下次在另外解释。简而言之就是精神囊括了人脑表现出的无法解读的内容。
有句话是这样说: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我就可以分为精神和肉体,他们死了只是指肉体死了,但精神依然存在。有种佛教里面超脱自然的感觉。对于灵魂的解读,我也不知道咋解读,就是看不懂。灵魂存不存在其实并无多大的影响,当然对我是这样。不排除有些对灵魂有很崇拜的朋友。
对于死亡的定义,我也很认同卡根教授的定义:从本质上讲,我们都是有这机能的肉体,我们能够进行人格功能。抛开细节,死亡只是肉体垮掉了,我们不能再进行相关功能。对于死亡,从实际出发,是必然的,人固有一死,时间问题罢了。只能说当这个时间到了的时候,可能就是肉体可以休息的时候。没有好坏之分,坦然接受,坦然面对。当永生的出现,也不是那么容易轮到我们的,这点你得明白。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叫《时间规划局》里面就是现实的情况,大家手上就写着你能活多久,倒计时完了就会死亡。每个交易都是用时间来交易,你的一切都和你手臂上的时间相联系。这就出现富人拥有绝对的永生,只要他愿意一直活着,穷人呢,就是每天看着手上的数字生活,每个人都在恐慌着手臂上的数字。对于他们来说,死亡这时候是无奈之举,不得不接受的。我很清晰记得片子开头有一个拥有几百万年时间的人出现了,在这之前他已经活了几百年,活的越久觉得这一切都越没意思,死也死不掉,周围的世界还是这样,日复一日,最终他吧自己的时间给了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然后跳桥在自杀了。这个就是一个关于永生真的是一件好事吗的思考。你真的拥有几百万年的寿命,去做过所有你想做的事,学会所有你想学会的技能,去过你所有想去的地方,然后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现有资源下,你拥有很多时间来将野心全部都被满足了,后面你又该何去何从,依然是未知数。
利用了时间去做了你想做的事情,能说这是发挥了生命的价值嘛?不一定,对于生命本身,都是珍贵的。他的价值不是几个人,几个模型,几个文字就能概括和认定的。从客观角度来说,生命的价值也也可以说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从现实角度出发可以大概分为:你的社会价值,个人的价值,能为他人带来的价值等,这个可以并不适合每个人去核算。我们平平淡淡的每个人难道说就一点社会价值都没有吗?这肯定不成立,如果这个社会都没有人了,那社会价值又从何体现呢?这个和1块钱你说他有价值吗?但一百万个1块他就凸显了巨大的价值。当然离开了人和环境就是废纸。
对于生命的质量和数量,其实我觉得这个算法或者说模型是有点说不过去,你说活50年,每年的生命质量是100,得出幸福总量2000,另外一个是活100年,每年生命质量只有10,得出1000.那么活50年会显得更幸福。这个算法其实是不科学也是错误的。的确他没有赋予生命质量足够的权重,有待商榷。
对于享乐主义的那个部分:如果有一个机器,只要进去就会快乐,没有痛苦,而且随时可以出来,但没有任何人选择进去后出来,你会进去吗? 这个让我想到了VR+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你要的你想的你都可以得到,加上体感的浸入式。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方面可以解决那些想逃离现实生活的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他们对于需求 欲望的刺激。很多美剧电影里面都有这样的场景,我感觉 这个技术应该快出现了。受众群体几乎是所有人呐,不可估量。
三、《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美]谢利·卡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密码:zsbf
书名: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作者:[美]谢利·卡根
译者:贝小戎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4-5-10
页数:360
内容简介:
有件事是确定无疑的:最终我们都会死亡。
但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吗?
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
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终结吗?
如果死后不再存在,死亡就是全然的坏事吗?
永生是值得期待的吗?
在某些情况下放弃生命是否可能合理并符合道德?
对死亡的恐惧是明智的吗?
如何面对“终有一死”这个无法违背的事实?
死亡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叔本华对死亡哲学的阐述,对本书来说至为贴切。死亡虽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编辑推荐】
★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总点击量超过数亿次。
★最像顽童的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大家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国内年轻人追捧的“明星教授”。
★死亡是“生的局限性”,是生命的参照物,唯有了解死亡,生命的可贵才能彰显。直面死亡、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死亡是我们最重要的课题,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指向终点,我们每一天都离终点更近一些,这是在所有形式的生命体中,最为确定无疑的事。
但死亡又不是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有多少次我们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我们惯常把自己置于“不死的幻象”中,或用一些未经深思的观点来作为慰藉或者避风港。
作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三大公开课之一,谢利·卡根教授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就是一个挑战,挑战习以为常的观点,挑战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对死亡视而不见的习性,挑战看似有道理实则未经论证的逻辑,挑战思考上的舒适区,邀请我们系统而理性地思考死亡和生命的真相。
理性的死亡意识能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作为哲学史上第一位医治“死亡创伤”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要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因为这个缘故,正确地认识到死亡与我们无干,便使我们对于人生有死这件事愉快起来,这种认识并不是给人生增加上无尽的时间,而是把我们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了出来。一个人如果正确地了解到终止生存并没有什么可怕,对于他而言,活着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作者简介:
谢利·卡根,耶鲁大学哲学教授(Clark Professor of Philosophy)。1982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1995年到耶鲁大学任教之前,他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
谢利·卡根教授在耶鲁大学教授的课程《哲学:死亡》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也是网易公开课最早的人气课程。
在公开课视频上,卡根教授穿着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课桌上,坐在讲台上和一班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手舞足蹈,状如孩童,侃侃而谈的形象深入人心,被称为“大仙”,因其缜密的逻辑性和感染力,倍受追捧。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